2017/12/2

重返歷史(七): 古埃及與尼羅河的女王娜芙蒂蒂(Nefertiti)

古埃及因每年季節性(7至10月)氾濫的尼羅河(Nile),
而形成了細長而肥沃的河谷,歷史淵遠流長,
西亞(美索不達米亞)古印度中國並列世界四大文明古國


古埃及人使用文字記錄歷史,其文化必須透過考古文獻才能得知其樣貌。
1822年,法國歷史與語言學家商博良(Jean-François Champollion)
破譯了拿破崙(Napoléon Bonaparte)遠征埃及時發現的"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
並於1830年代成功地解讀了聖書體的使用規則,被尊稱為"埃及學之父"

隨著聖書體的成功解讀,歷任法老(Φαραώ, Pharaoh)便可由挖掘到的王表來得知;
較著名的有薩卡拉王表(Saqqara Tablet)卡爾奈克王表(Karnak King List)
阿拜多斯王表(Abydos King List)等,其常因破損而須經過交叉比較才能還原。

卡爾奈克王表,破損部分無法得知法老名稱,
僅能透過與其他王表比較來得知(圖片取自)


古埃及早期不劃分王朝(僅列表歷任法老),直至都靈王表
(Turin King List, 都靈紙莎草文獻)才開始有劃分王朝的紀錄(共三時期):
  • 古王國(Old Kingdom)
  • 中王國(Middle Kingdom)
  • 新王國(New Kingdom)
並至少記載到第二十王朝(Dynasty XX),但殘缺不全。

到了希臘托勒密王朝(Πτολεμαίος, Ptolemaic Dynasty)早期,
祭祀曼涅托(Μανέθων, Manetho)《埃及史(ἰγυπτιακά, Aegyptiaca)》
一書中提出了三時期、三十個王朝的分法。
目前全書已遺失,僅有片段被教會歷史學家保存下來。

現今埃及學家參考過去的三時期劃分法,再擴充劃分為九時期
  • 前王朝(Pre-Dynastic)、早王朝(Early Dynastic)、古王國(Old Kingdom)
  • 第一中間期(1st Intermediate)、中王國(Middle Kingdom)
  • 第二中間期(2nd Intermediate)新王國(New Kingdom)
  • 第三中間期(3rd Intermediate)、後王朝(Late)
三十個王朝的分法則沿用自《埃及史》一書。
但無論是時期或是王朝,其開始與結束的確切年代並未有定論。

古埃及歷史分期(圖片取自)


前王朝時期(Pre-Dynastic Period): Before 3150 B.C.

約西元前6000年,新石器時代根植,
多個史前王朝文化在上埃及(Upper Egypt,尼羅河上游)
下埃及(Lower Egypt,尼羅河下游/三角洲)兩地獨立發展。

為了能夠準確預測尼羅河的氾濫時期,埃及的天文學相當發達,
制定出1年為365天的太陽曆,使農業能夠隨季節發展順利;
此外埃及測量土地的技術也相當發達,採用十進位法,發展出幾何學。

古埃及人為多神教,信仰中之神祇達數百位,
其在劇中暗示有許多來自Osiran種族的族人與文化。

約西元前5000年,Osiran種族的荷魯斯(Horus)領導著其他740個族人
為了追捕摧毀母星Phaester Osiris且破壞半個銀河系的族人蘇特赫(Sutekh)
橫跨了星系來到了地球的古埃及,荷魯斯在眾神之戰中戰勝後,
於火星上以荷魯斯之眼(The Eye of Horus)能量產生的力場
將蘇特赫囚禁起來(位於後來的薩卡拉金字塔(Saqqara Pyramid)底)。

於是荷魯斯成為了天空之神、法老守護神鷹頭神荷魯斯(Horus)
蘇特赫成為了土地、力量、沙漠、混亂、戰爭之神豺頭神蘇特赫(Sutekh)
而因為荷魯斯戰勝蘇特赫,荷魯斯的右眼有著戰勝邪惡的力量;
左眼則具有分辨善惡,以及復活死者的力量。

而Osiran種族的磁石/時空隧道入口(Lodestone)成為法老石棺(Sarcophagus)
其中保存的服務機器人(Service Robot)則成為木乃伊(Mummy)
(ClassicWho S13E03: Pyramids of Mars)

Osiran種族的(古埃及混亂之神)蘇特赫

薩卡拉金字塔底/蘇特赫監獄外的"荷魯斯之眼"

推測一部分的Osiran種族族人最終移居到以蘇特赫之子
木乃伊守護神狼頭神阿努比斯(Anubis)為名的星球上而成為Anubian種族;
其受到Huduct種族的奴役長達千年,直到K9-Mark I前去解放了他們。
(K9 S01E10: Curse of Anubis)

K9-Mark I解放了Anubian種族

在阿努比斯星球上生活的Anubian種族

其他成為古埃及神祇的Osiran種族族人包含太陽神拉(Ra)
再生之神凱布利(Khepri)、生育之神奈芙蒂斯(Nephthys)
支配來生的豐收之神歐西里斯(Osiris)
孕婦守護女神馬頭神塔沃里特(Taweret)
及戰爭女神雌獅頭神塞赫麥特(Sekhmet)等。

第三任博士曾表示尼羅河源頭之神公羊神庫努姆(Khnum)之原型
來自於Dæmon種族所帶給地球歷史上的"角神(Horned God)"形象;
其為古埃及最早的神祇之一,帶來河水、黏土與生命。
(ClassicWho S08E05: The Dæmons)

在劇中,Jagaroth種族的Scaroth其中一個分身也被古埃及人當成神祇;
(ClassicWho S17E02: City of Death)
Silent種族也在人類歷史之初就統治著地球,同為古埃及神祇之一。
(TARDIS Index Files: Who Are The Silence?)

胡狼頭神阿努比斯、公羊神庫努姆
與Scaroth被古埃及人當成神祇

Silent也是古埃及神祇之一


古埃及文字聖書體(hieroglyph)於此時出現,共可分為三類:
  • 表意符號(Logogram): 以圖表示一個物件或概念。
    代表Sun、Day;𓄤代表Good、Present、Beautiful。
  • 表音符號(Phonogram): 以圖表示一個讀音。
    」讀作Ra(/rˤ/, ʕ為混濁擦音);𓄤」讀作Nefer(/nfr/)。 
  • 限定符號(Determinative): 不發音,放在字尾,以區別同音字詞。
    「|」代表表意(Logogram Indicator);「𓏼代表複數(Plural Indicator);
    𓀲代表男人;「𓁐」代表女人。
其書寫方式則看頭的方向來決定。

在劇中,博士的TARDIS也是聖書體符號之一。
(NuWho S02E10: Love & Monsters)
(K9 S01E10: Curse of Anubis)

TARDIS亦為聖書體符號之一


早王朝時期(Early-Dynastic Period): 3150 B.C. - 2686 B.C., Dynastic I-II

約西元前3100年,上埃及國王美尼斯(Menes)統一了上、下埃及,
並建立第一王朝(Dynasty I)那爾邁(Narmer)成為古埃及的第一個法老
當時是以孟斐斯(Inbu-Hedj, 意為"白城")做為首都。
註: 目前美尼斯並未有陵墓等相關文物發現,僅有石板上刻的名字,
因此有人認為美尼斯與納爾邁可能是同一人;
也有人認為美尼斯並未完成統一,直至繼任者納爾邁才完成統一;
或是認為美尼斯只是創造出來的傳說等,尚未有定論。
尼羅河河谷,直至美尼斯上下埃及兩地統一(圖片取自)

上埃及的白冠(𓋑)與下埃及的紅冠(𓋔)合併成紅白雙冠(𓋖),
象徵著法老在整個埃及的權力(圖片取自)

上埃及的守護女神禿鷹涅赫貝特(Nekhbet, 𓅐)
與下埃及的守護女神眼鏡蛇瓦吉特(Wadjet, 𓆓𓇴)
成為上下埃及的兩女神(Two Ladies, 𓅒)(圖片取自)


古埃及法老是神的化身,擁有最高行政權力,
亦是最高祭司和被崇拜的對象。
在聖書體的書寫上,法老的名稱會用一個王名環(Cartouche, 𓍷)圈起來表示。


古王國時期(Old Kingdom Period): 2686 B.C. - 2181 B.C., Dynastic III-VI

第三王朝(Dynastic III)時期法老左塞爾(Zoser)的陵墓左塞爾金字塔
(Pyramid of Djoser)位於塞加拉(Saqqara),是目前所發現最早的金字塔,
約西元前2667年~前2648年時命令宰相印何闐(Immutef)所設計建造的。
註: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學者們都認為金字塔是埃及人派遣奴隸興建的,
但這說法現今已遭全盤否定,因為埃及人並不盛行奴隸制度。 
調查研究顯示,建造金字塔是救濟貧困人民的公共事業,
其需要擁有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技術人員和工匠,地位備受禮遇,
除了付高薪之外,每天由富裕人家農場供給牛羊做為食物,
不但獲豁免繳稅,若在工作期間逝世更會一起葬在這些墓穴中,
並以陶器盛載麵包和啤酒陪葬,供已故工人來生享用。

第四王朝(Dynastic IV),古代埃及文明在這一時代達到空前的高度。
約西元前2650年,第一任博士、Steven Tylor與Dara Kingdom
的TARDIS在剛蓋好的吉薩大金字塔(Great Pyramid of Giza)腳下顯形。
隨後Dalek與修士(Monk)也追著博士的TARDIS來到此處。
註: 吉薩共有三大金字塔,包含最大的"大金字塔"(又稱"胡夫王金字塔")、
次大的"卡夫拉金字塔"及最小的"孟卡拉金字塔"。旁有一人面獅身像。
註: 在劇中,博士提及吉薩大金字塔為古代世界第七大奇蹟
其更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中最古老且唯一仍存在的建築物。 
"古代世界七大奇蹟"為最早的"世界七大奇蹟"概念,
由西元前2世紀的拜占庭斐羅(Philo of Byzantium)所寫《世界七大奇蹟》提出。
其他六大奇蹟全都因為被摧毀而不復存在,包含:
  • 巴比倫的空中花園(Hanging Gardens of Babylon)
  • 奧林帕斯的宙斯神像(Statue of Zeus at Olympia)
  • 以弗所的阿耳忒彌斯神廟(Temple of Artemis at Ephesus)
  • 哈利卡納蘇斯的摩索拉斯王陵墓(Mausoleum at Halicarnassus)
  • 羅得島的太陽神銅像(Colossus of Rhodes)
  • 亞力山大港的燈塔(Lighthouse of Alexandria)
古代世界七大奇蹟


此時古埃及人的奴隸們正準備將財寶移至金字塔陵墓中,
那些財寶是為了陪伴法老前往來生的旅程而所準備的;
後奴隸們也將博士的TARDIS做為財寶的一部分搬進陵墓中。

 之後與Dalek聯盟的Mavic Chen利用擴音器要求博士招降時,
因為雷鳴般的聲響讓一位古埃及人將之誤認為神的聲音;
吉薩大金字塔南面與西面也是他們與博士談判與交易地點。
(ClassicWho S03E04: The Daleks' Master Plan
/I: Golden Death &J: Escape Switch)
註: 劇中暗示來生的概念受到Missy的影響。
(NuWho S08E12: Death in Heaven)
第一任博士一行人來到古埃及吉薩大金字塔腳下,
(圖中可見卡夫拉金字塔與孟卡拉金字塔)
其在劇中被暗示實為來自Osiran種族的科技


時間凍結(Time Freeze)在2011年4月22日 05:02pm時,
Madame Kovarian將吉薩大金字塔變成Kovarian分會的軍事基地;
River Song則暗中在其頂端安裝"時間球體求救訊號發射器
(Timey-Wimey Distress Beacon)"以向凍結時空外的外星種族們求救。

之後第十一任博士與她在頂端結婚並向她揭曉了自己的計畫,
在碰觸(親吻)了她之後,讓宇宙恢復成原本的時間線。
(NuWho S06E13: The Wedding of River Song)

位於51區吉薩大金字塔裡的Kovarian分會軍事基地
(圖中可見的另一個可能是次大的卡夫拉金字塔)


第五王朝(Dynastic V)時期開始,太陽神(Ra, 拉神)成為古埃及最重要的神,
其聖書體可以以表意符號記作𓁛」或⊙|𓁛」,
也可以表音符號記作「𓂋𓂝(即RA)」。


約此王朝中期開始,古埃及歷史上法老有五個稱謂(王銜),以展現其崇高地位。
  • 荷魯斯名(Horus Name, 𓅃): 來自底比斯的荷魯斯神牛。
  • 兩女神名(Nebty Name, 鷹蛇名, 𓅒): 兩女神之子,在天上像拉神一樣行使王權。
  • 金荷魯斯名(Golden Horus Name, 𓅋): 權能的金荷魯斯,神聖的儀表。
  • 登基名(Prenomen Name, 樹蜂名, 𓆥): 莎草和蜜蜂之子,拉神的化身。
  • 原名(Nomen Name, 拉之子名, 𓅬⊙): 圖特摩斯和拉神的美麗之子。

第一中間期(1st Intermediate Period): 2181 B.C. - 2050 B.C., Dynastic VII-XI

古王國末期,因地方政權與地方長官的權力逐漸增加,
某些政權宣布獨立,地方長官正式稱王而國土分裂;
因為赫拉克來俄波利斯(Heracleopolis Magna)的地方政權實權大過
以孟斐斯為首都的中央政權第七/第八王朝,而正式成為第九/第十王朝

底比斯(Thebes)的地方政權宣布獨立為第十一王朝(Dynastic XVI)
與第九/第十王朝並列,兩個王朝間因此爆發戰爭。


中王國時期(Middle Kingdom Period): 2050 B.C. - 1710 B.C., Dynastic XI-XII

曼圖霍特普二世(Nebhotepre Mentuhotep II)最終勝利,
重新統一了上下埃及,中王國開始。

首都變成尼羅河中游的底比斯,並在當地為阿蒙神興建許多神廟,
成為埃及的政治與宗教中心,並從此成為古埃及的聖地;
這個時期的王朝致力於推動中央集權,減少各地方的掌權者,
統治者成為半神半人的領袖,讓權力集中於政府。

第十三王朝時期(約前17世紀),來自敘利亞、巴特斯坦一代的
閃語系遊牧民族西克索人(Hyksos, 意為"外來者")開始入侵。


第二中間期(2nd Intermediate Period): 1710 B.C. - 1550 B.C., Dynastic XIII-XVII

約前1674年~前1548年,西克索人靠戰馬與戰車征服了埃及,
建立了第十五/第十六王朝,並將戰爭技術如複合弓、馬和馬拉的戰車引入。

後底比斯的貴族起兵,建立了第十七王朝以反抗西克索人的統治,
卡摩斯(Kamose)在位期間向北進軍,並擊敗西克索人。


新王國時期(New Kingdom Period): 1550 B.C. - 1070 B.C., Dynastic XVIII-XX

約西元前1575年,卡摩斯之弟阿赫摩斯一世(Ahmose I)登基並驅逐了西克索人,
重新統一了上下埃及,強大的第十八王朝(Dynastic XVIII)建立。
埃及雖為多神信仰,但因其深信能夠擊退西克索人完全仰賴阿蒙神的庇佑,
因此在新王國時期的埃及人主要信仰成為底比斯的守護神阿蒙神
負責祭祀阿蒙神的神官,在政治上的權力也與日俱增。

這段期間的埃及稱為帝國,靠著西克索人所傳入的戰車與戰馬四處東征西伐,
積極擴張領土,直到圖特摩斯三世(Thutmose III)統治時期疆域達到最大;
其陵墓中記載著在眾神之戰中獲勝的740個Osiran種族族人名字(即古埃及神祇)。
(ClassicWho S13E03: Pyramids of Mars)


約西元前1353年,阿蒙霍特普三世之子阿蒙霍特普四世(Amenhotep IV)登基;
上位後以新法老之名為阿蒙神(Amon)建造神廟,風格與前任類似。
註: Amenhotep意為"阿蒙神的僕人",暗示其為阿蒙神的信徒;
此神祇在新王國時期成為眾神之王(等同於拉神)。
但在位一年後,他突然將自己名字改為阿肯那頓(Akhenaten)
將帝國由阿蒙神的家底比斯遷到埃赫塔頓(今阿瑪納,Amarna)以徹底切割阿蒙神,
取法自然且著重寫實的新風格為阿頓神(Aten)建造神廟,稱為"阿瑪納藝術"
推動宗教改革唯一信仰(一神教),是其歷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部分學者們推論可能是想徹底擺脫阿蒙神祭司制衡法老的權力,以實施君主專制。
註: Akhenaten意為"阿頓神的有效精神",暗示其為阿頓神的信徒。
阿肯那頓具有非常奇特的長臉、向後延伸的頭顱、
蜘蛛爪狀的手指、鴨蹼一樣的腳掌與女性一樣的豐滿胸部

阿蒙霍特普四世(後改名為阿肯那頓)的五個王銜聖書體寫法

阿頓神為正中午之太陽神,
形象為伸出數隻手的太陽圓盤

讚美阿頓神的聖書體文字(圖片取自)


阿肯那頓的妻子即為娜芙蒂蒂(Nefertiti),育有6個女兒。
她們在阿肯那頓在位期間擁有極不尋常的崇高地位,
部分學者甚至認為她們與阿肯那頓共同攝政。
註: Nefertiti意為"美麗的人來了"(暗示其貌美),
因此其在後世有"世界第一美女"的美譽。
娜芙蒂蒂的聖書體寫法

阿頓神、娜芙蒂蒂與人面獅身像的壁畫,
綠色方框為阿肯那頓的聖書體;藍色方框為
娜芙蒂蒂的聖書體;紅色方框為讚美阿頓神的聖書體


從壁畫等都可以看得出來,娜芙蒂蒂經常出現在丈夫身邊,
但在阿肯那頓統治的第十二年左右(約西元前1330年)時從考古紀錄裡消失了;
部分學者認為可能只是改名娜芙娜芙魯阿頓(Neferneferuaten)繼續統治。
註: Neferneferuaten意為"阿頓神完美無瑕",暗示其為阿頓神的信徒;
部分學者認為這是娜芙蒂蒂,部分則認為是其大女兒梅莉塔頓(Meritaten)。
劇中則解答是因為西元前1334年時,第十一任博士曾出現在此時
協助娜芙蒂蒂(其暱稱她為"Nefi")對抗帶有武器的外星蝗蟲;
並在事件過後,與博士一起前往2367年阻止志留人方舟墜毀地球
註: 在初版劇本中,其最終留在索羅門(Solomon)的飛船上而被飛彈炸死。
(Doctor Who Magazine #562)
她向Amy Pond介紹自己為"兩地(即上埃及與下埃及)女神(Lady of two Land)"
"偉大之王阿肯那頓之妻(Wife of the Great King Amenhotep)"
"埃及女王娜芙蒂蒂(Queen Nefertiti of Egypt)"

劇中的娜芙蒂蒂


在劇集最後,娜芙蒂蒂和一位來自1902年的
英國籍非洲遊戲獵人(Game Hunter)John Riddell
一起回到他的年代生活。其應為虛構角色。
(NuWho S07E02: Dinosaurs on a Spaceship)

劇中的John Riddell應為虛構角色


部分學者認為全世界第一場黑死病埃赫塔頓發生,導致其迅速衰落。

約西元前1334年,阿肯那頓之子圖坦卡門(Tutankhamun)即位,
其母親並非娜芙蒂蒂或阿肯那頓的任何一位妻子,而是阿肯那頓的姐妹。
他的足部有問題(可能是近親通婚造成的先天畸形),常需要柺杖輔助。
註: 其原名為"圖坦卡頓",意為"阿頓神的形象"
後改為"圖坦卡門",意為"阿蒙神的形象"
其象徵著自己的信仰由阿頓神轉向成阿蒙神。
即位3年後(約西元前1331年),在多神教傳統信仰祭司的慫恿下,
阿蒙神神廟與對諸神的信仰恢復,首都也遷回底比斯

後逐漸轉變成對與阿肯那頓相關事物的全面抹除,
包含將其名字與圖像從建築上移除、神廟拆除並將石塊用於其他正統王室地基、
其與直接繼承人的名字甚至直接被刻意忽略不記載於官方王表上等,
以至於考古學家們在挖掘出阿肯那頓的陵墓之前都沒人知道他的存在。
註: 在都靈王表阿拜多斯王表中,阿蒙霍特普三世(Amenhotep III)後
直接跳至第十八王朝的最後一任法老霍朗赫布(Horemheb),
阿肯那頓與後面幾位直接繼承人全未記載進官方王表之中。
約西元前1324年,年僅18歲(在位10年)的圖坦卡門逝世,
有一說是其跌倒後染上瘧疾而死;另一說則是被高速戰車輾過而死;
因事出突然,其陵墓並未完善,且有許多娜芙娜芙魯阿頓的陪葬品置入。

阿肯那頓之子-圖坦卡門


1912年,德國考古學家路德維希·波爾哈特(Ludwig Borchardt)
在埃及阿瑪納遺址挖掘出土了疑似娜芙蒂蒂的半身像,
完整長相首次曝光,但上頭並未寫其名字,只是所戴王冠與其相同。

1922年11月,英國考古學家與埃及學先驅霍華德·卡特(Howard Carter)
"帝王谷"發現了有死亡詛咒傳說的圖坦卡門KV62號陵墓,
其中包含黃金寶座與黃金面具(原本是給娜芙娜芙魯阿頓使用)等,
陵墓從未被盜,是已發現的古埃及皇室陵墓中最完整的。
註: 從新王國初期開始,王室不再興建金字塔做為墳墓,
而是將王室成員共同埋葬於尼羅河西岸的山谷地底,稱為"帝王谷"
推測可能是由於盜墓猖獗讓金字塔屢受滋擾所做的決定。
註: 有一說認為娜芙娜芙魯阿頓即是娜芙蒂蒂,在權力鬥爭中被罷黜後,
被剝奪了王室墓葬資格後,將其陪葬品置於圖坦卡門的陵墓之中;
另一說是她的陵墓中使用了其他法老(可能是阿肯那頓)的陪葬品。
1924年,娜芙蒂蒂半身像首次展出,現藏於德國柏林新博物館中。
第十二任博士期間,其出現在抵達Gliese 581 D星球的人類殖民船Erehwon上。
(NuWho S10E02: Smile)

Karabraxos銀行私人保險庫中則收藏有圖坦卡門的黃金石棺。
(NuWho S08E05: Time Heist)

知名的圖坦卡門黃金面具
可能原先是要給娜芙蒂蒂使用的陪葬品

Bill Potts端詳著娜芙蒂蒂的半身像

Karabraxos銀行私人保險庫收藏有
圖坦卡門的黃金石棺(Osiran種族磁石)


西元前1279年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登基,第十九王朝(Dynastic IXX)建立。
其統治的60多年間共擁有6名王后、近200名妃子、8名正室及情人
以及超過100名兒女,其中最著名的妃子為大皇后妮菲塔莉(Nefertari)
註: 阿布辛貝神殿(包含大神殿與小神殿)已於1979年被列為世界遺產,
其小神殿入口處的妮菲塔莉石像大小幾乎與旁邊的拉美西斯二世石像相同,
這在為數眾多的埃及王后石像中是相當罕見的例子。
其進行了一系列的遠征,以恢復埃及對巴勒斯坦的統治。
為了和西臺王國爭奪對敘利亞的統治權,與之交戰於卡疊石,
最後雙方簽訂和平條約,成為現存世界上最早的文書形式締結國際和平條約

雖然其是埃及最重要的法老之一,但他統治的時代已是埃及衰落的前夜,
遠征所需的巨大開銷加快了國力的下降,埃及在其於91歲逝世後迅速走向下坡。

西元前12世紀,第二十王朝遭海上民族侵略而步上衰亡。


第三中間期(3rd Intermediate Period): 1070 B.C. - 664 B.C., Dynastic XXI-XXV

王權分崩離析,原因眾多而尚未有定論。
此時期既有長期穩定,亦有長期動蕩的局面。


後王朝(Late Period): 664 B.C. - 332 B.C., Dynastic XXVI-XXXI

西元前664年亞述王國入侵,普薩美提克一世(Psammetichus I)登基,
第二十六王朝(Dynastic XXVI)建立,僱傭來自希臘的僱傭軍抵抗亞述。

亞述戰敗後,他與他的後繼者企圖重新建立埃及在西亞的霸權,
但卻被在尼布甲尼撒二世統治下的新巴比倫帝國趕走。
有了希臘僱傭軍的幫助,阿普里斯(Apries)成功抵擋了巴比倫的攻擊。

西元前525年,埃及被波斯(今伊朗)阿契美尼德波斯帝國佔領(第二十七王朝),
雖然一度復國(第二十八~第三十王朝),但後又被波斯取回政權(第三十一王朝)。

西元前332年,埃及被馬其頓亞歷山大帝國征服,古埃及時代結束。